周三(9月17日),在美联储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后,美国市场大幅震荡,投资者消化新的经济预测以及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结果如何?债券收益率和美元走高,而华尔街股指分化。
今日关键市场动向
股票:标普500与纳斯达克下跌,道指与罗素2000上涨。
行业/板块:必需消费品、金融 1%。信息技术 -0.5%,通信服务 -0.7%。
外汇:美元指数跌至自2022年2月以来最低,欧元四年来首次站上1.19美元。但这些走势随后回吐。
债券:美债全曲线最终走弱,“中端”收益率上升多达8个基点。
大宗商品:黄金一度飙至新高每盎司3,707美元,但在美联储行动后收盘近跌1%。
美联储行动
美联储如市场预期降息25个基点,看起来还会有更多。对劳动力市场风险的强调以及新的“点阵图”指向今年至少再降50个基点。
但远未尘埃落定。就业与通胀风险极难把握,鲍威尔称美联储处于“逐次会议决策”的状态。不应过度解读周三市场的初反应,但收益率最终走高,而2027年利率曲线中隐含的近10个基点宽松被剔除。
轮动、轮动、再轮动
从大型科技与成长股向小盘与周期股的轮动,是夏季的一大特征,但进入9月以来有所降温。周三似乎又露头:道指与罗素2000收涨,纳指跌0.3%。
接下来怎么走?现在决议、修订版SEP与鲍威尔指引都已落地。年内道指与罗素2000仍明显落后于纳指与“七巨头”,相对估值显示仍有追赶空间,但AI乐观情绪或许会给出不同答案。
关税挤压
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显然尚未完全体现。8月零售销售远强于预期,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目前预计三季度年化增速达健康的3.4%,花旗经济意外指数已连续两月为正。
问题在于拐点何时出现?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称,“传导至消费者被延迟,但并未脱轨”。他们估算当前美国企业承担了64%的关税负担,消费者仅承担17%。他们预计将转变为企业1%、消费者63%。这会改变局面吗?
美联储宽松对全球的“混合祝福”
当许多央行逐步结束降息周期之际,美国联储正准备开启一轮降息。严格说,联储是在恢复宽松:去年12月暂停前,三个月内共降息100个基点。
无论如何,这家全球最重要的央行正逆全球潮流而动,这在政策宽松方面已多年未见。其他国家或许需要为更为波动的水域做好准备。
自1999年欧元诞生以来,全球已历经四次大型宽松周期(包括当前这一轮)。在此前三轮中,联储要么是最早行动的大型央行之一(如2019年),要么是最激进的降息者之一(如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但去年联储启动相对较晚;顽固的通胀与稳健的增长让其晚于多数同行开始行动。结果是,联储如今在追赶其他货币当局,尤其是已经在本轮降息中分别下调200和225个基点的欧洲央行与加拿大央行。
利率期货市场目前计入到明年年底联储大约150个基点的降息,显著多于其他发达经济体。交易员预计英国央行、加拿大央行、澳洲与新西兰联储同期仅再降40—60个基点。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与瑞士央行被视为已结束降息,日本央行则在缓步加息,走出独特路径。
这种政策分化可能在美国之外制造一些问题。
欧元区
政策分化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正在外汇市场体现: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夏季后,美元再次走弱。突如其来且不受欢迎的本币升值,可能让许多央行的日子不好过。
以欧洲央行为例。官员已预计剔除能源与食品的核心通胀将低于2%目标,到2027年末降至1.8%。今年以来欧元/美元15%的涨幅或已部分纳入其模型,但对全球最重要的汇率进一步走高的再一跳,可能尚未纳入。
欧元有望录得自2003年以来对美元的最大年度涨幅。若货币升值与关税抑制的增长进一步压低通胀,欧洲央行是否需要重启降息?
也许。但这可能会将目前2%的政策利率(位于欧洲央行1.75%—2.25%的中性区间中部)降至刺激性区间,正如管理委员会要员伊莎贝尔·施纳贝尔所警示的那样。
按某些口径,欧元区“实际”利率已低于“R-star”(既不加速也不减缓增长的长期中性利率)。全球股市方面又如何?
从政策利率角度看,美联储宽松历来是全球股票的顺风,尤其当降息之后实现“软着陆”(即无衰退)时,这就更顺理成章。市场似乎已在押注这一幕再现。
愈发鸽派的联储预期叠加“软着陆”希望,以及围绕人工智能与大型科技股的乐观,共同推动自4月以来的全球股市回升。许多关键指数创新高,录得可观的两位数涨幅。
但这些是否已“计价充分”?一些分析师认为仍有上行空间。
法国兴业旗下Exane策略师认为,股市仍处于上涨的“早期阶段”,最终或将以“狂喜”告终,并超配欧洲与日本。花旗的同行则在全球层面“最大程度做多”股票,欧洲取代新兴市场成为主要超配。
风险在于,未来数月联储未能满足市场对激进宽松的预期,从而推动美元急升、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并引发一轮“战术性”回调,不仅在美国,也将波及全球。
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市场正步入陌生领域:在诸多股指处于纪录高位、债券利差处在历史低位、关键汇率位于多年未见的水平之际,投资者在本轮联储宽松的演进中应更加谨慎。
明日可能推动市场的事件
新西兰二季度GDP
澳大利亚8月就业数据
日本7月机械订单
台湾利率决定
英格兰银行利率决定
欧元区7月经常账户
欧洲央行官员克劳迪娅·布赫、伊莎贝尔·施纳贝尔、路易斯·德金多斯发言
美国每周初请失业金
美国9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
美国7月TICS资本流动数据
美国财政部发行190亿美元10年期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