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警告:這一風險正在醞釀 中國股票與黃金成“最強對沖組合”

2025-11-03

人工智慧(AI)依然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交易主題,但在估值飆升、資本支出暴增的背後,風險正在積聚。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首席策略師邁克爾·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警告稱,AI板塊的高估值和企業債務擴張可能正醞釀下一輪系統性風險。他建議投資者增持黃金與中國股票以對沖潛在泡沫,同時提醒——寬鬆的貨幣環境或許正讓泡沫“活得更久”。

AI估值進入危險區:美銀警告“科技巨頭加杠杆風險”


漢聲APP


美銀在最新報告中指出,2025年美企已發行超過2000億美元AI相關債券,用於建設數據中心與高性能計算設施。
英偉達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蘋果與微軟雙雙跨越4萬億美元 門檻,AI主題繼續主導市場情緒。

哈奈特認為,這場狂熱正在推高系統性風險——科技巨頭為追趕AI浪潮不斷通過發債融資,而回報週期仍未知:“當市場投入數千億美元資金到快速貶值的基礎設施資產中,卻難以獲得與之匹配的收益時,風險不再是個別事件,而是系統性的。”

他指出,這些債券的火熱發行導致市場資金被科技股吸走,擠壓了其他板塊的融資空間。
“AI泡沫的最大隱憂,不在估值,而在杠杆。”他強調。

黃金與中國股市:美銀看作“泡沫對沖組合”

在美銀最新的資產配置模型中,黃金與中國股市被視為當前最優的對沖工具。
美銀的圖表顯示,美國股票的風險偏好指數處於高位,而中國股票相對債券的估值已接近歷史低點。

美銀警告:這一風險正在醞釀 中國股票與黃金成“最強對沖組合”

(圖源:彭博社)

美銀警告:這一風險正在醞釀 中國股票與黃金成“最強對沖組合”

(圖源:美銀,彭博社)

“如果市場信心恢復,中國資產存在顯著的上行空間。”哈奈特稱。

與此同時,黃金在10月經曆短暫獲利回吐,但資金流出或代表“情緒重置”。
美銀認為,金價回調或成為新一輪配置機會,尤其在通脹回升或降息延遲背景下,黃金將重新成為避險首選。

美銀警告:這一風險正在醞釀 中國股票與黃金成“最強對沖組合”

(圖源:美銀,彭博社)

“不要與美聯儲作對”:寬鬆週期讓泡沫延命

儘管泡沫隱憂加劇,市場中仍有聲音認為,降息週期的開啟將延緩風險爆發。
美國銀行與多家投行分析師均指出,美聯儲連續降息意味著流動性仍充沛——而在寬鬆週期中,泡沫通常不會被戳破。

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 首席投資官凱蒂·克林根史密斯(Katie Klingensmith)表示:“我不會在此階段與美聯儲作對。央行現在更擔心就業與增長,而非資產價格。”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 創始人傑夫·德格拉夫(Jeff DeGraaf)進一步補充: “傳統上,泡沫不會在寬鬆週期中破裂,而是在緊縮週期中爆發。”

Piper Sandler 的研究顯示,自1965年以來,美股出現的28次超過10%的調整中,超過一半是由加息或收益率上升引發,而非估值問題本身。

AI支出潮引發信心分化:Meta暴跌、微軟承壓

AI泡沫的爭論在最新財報季被再度點燃。
Meta與微軟上周公佈業績,均宣佈將在2026年顯著增加AI資本支出(Capex)。然而市場反應截然不同:Meta股價暴跌逾10%,微軟亦下跌超過2.6%。
投資者開始質疑AI專案的盈利兌現週期是否過長。

OpenAI CEO 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也罕見表態稱,AI市場已出現“過度興奮”,提醒投資者“這很像1999年的互聯網泡沫”。
與此同時,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表示,美國當前的AI投資熱潮與當年“dot-com”泡沫有驚人相似之處。

市場情緒微妙:降息預期支撐風險資產,但隱憂未消

儘管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本周強調“12月降息並非板上釘釘”,市場仍押注有72.8%的概率將再降息25個基點。
紐約人壽投資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勞倫·古德溫(Lauren Goodwin)警告,如果通脹意外回升或降息節奏放緩,股市可能遭遇“冷水澆頭”:“不需要真的加息,只要市場懷疑降息路徑,股價就會立刻反應。”

標普500在鮑威爾講話後短暫下跌0.7%,反映出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敏感性。
分析人士認為,AI行情的真正風險不在技術本身,而在對流動性過度依賴的估值體系。

結語:AI盛宴仍在繼續,但風險在暗中膨脹

美銀的報告為市場敲響了警鐘:在資本瘋狂流入AI生態、企業債務激增的當下,系統性風險已開始累積。
雖然降息週期可能延長盛宴時間,但當流動性退潮、盈利不達預期時,泡沫破裂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正如哈奈特總結道: “AI領導地位短期不會動搖,但市場的理性永遠會回來。在那之前,黃金與中國資產,是最聰明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