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路透社週四(9月11日)報導稱,歐盟消息人士稱,歐盟不太可能像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敦促的那樣,對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印度或中國徵收高額關稅。
本周,包括歐盟俄羅斯制裁事務負責人在內的歐盟代表團飛往華盛頓,討論雙方如何協調對俄羅斯的制裁,以應對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行動。
官員們表示,特朗普敦促歐盟對印度和中國徵收高達100%的關稅,以向依賴能源收入資助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施壓。
歐盟委員會尚未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歐盟已對俄羅斯實施廣泛制裁,並在7月份的最新一攬子計畫中將兩家中國銀行和一家印度大型煉油廠列入其中。
然而,消息人士稱,歐盟對待關稅的方式與制裁不同,只有在經過通常持續數月的調查,以建立合法合理的理由後,才會實施關稅。
迄今為止,歐盟僅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化肥及農產品徵收關稅。這些措施的理由是為了防止造成可能被利用的依賴,並避免損害歐盟化肥生產商的利益。
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尚未就可能的關稅進行討論,無論是對印度……還是與中國。”
此外,歐盟正在敲定與印度的貿易協議,歐盟不太可能希望危及該協議。
特朗普對印度的立場似乎也在週三有所緩和,他表示正在尋求重啟與新德里的貿易關係。
另一位歐盟消息人士表示,此類關稅存在風險,且範圍可能過於廣泛,如果特定實體終止與俄羅斯的業務往來,制裁這些實體並為其除名打開大門會更容易。
迄今為止,歐盟僅限於將第三國的小型和不知名實體列入名單,這些實體通常是空殼公司,用於向俄羅斯軍方輸送軍事裝備或軍民兩用物品。
歐盟計畫將兩個中亞國家的銀行以及中國的煉油廠列入其第19項制裁措施名單,最早可能於週五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