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大事不斷!美聯儲決議與“恐怖數據”駕到 中美將舉行高層會晤 緬甸局勢惡化、示威活動已致126人死亡

2021-03-15

周一(3月15日)亞市盤中,美元指數基本持穩,現報91.70附近;現貨黃金自日內高點回落,目前位于1726美元/盎司左右,亞市早盤金價一度逼近1735美元/盎司。本周多家央行將公布利率決議,其中最為關鍵的將是美聯儲利率利率決議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新聞發布會。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將公布包括零售銷售在內的重要經濟數據。地緣政治局勢方面,中美本周將舉行高級別會晤,這將受到投資者的高度關注,假如會晤傳出較為樂觀的信息,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可能會升溫,這將對金價構成打擊。此外,緬甸局勢進一步惡化,截止目前示威活動已導致126人死亡。

美元小幅回落和股市走軟抵消了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帶來的壓力,金價上周五小幅走高。現貨黃金收報1726.96美元/盎司,上漲4.51美元或0.26%。知名財經網站Economies.com撰文稱,金價上周五在1700.00美元/盎司關口找到堅固支撐,并明顯反彈。假如金價突破1735.00美元/盎司,這將推動金價繼續升勢并漲向下一目標1765.00美元/盎司。但倘若金價自1724.00美元/盎司區域回落,這將令金價施壓并重回看空軌道,首個目標位于1692.00美元/盎司

根據Kitco News上周五(3月12日)公布的黃金調查結果,黃金市場的看跌情緒似乎正在發生變化,金價將保持在1700美元/盎司上方,分析師認為市場至少有短期觸底的跡象。

上周,有16位專業分析師參與了調查。共有6位分析師(38%)預計金價本周將上漲。與此同時,看跌者和中立者打成平手,5位分析師(31%)預計本周價格將走低,也有同樣多的分析師預計價格將橫向波動。

許多分析師表示,美國最新的財政刺激支出將繼續為黃金提供長期支撐。不過,也有人指出,最新的支出法案將提振增長預期,推高股市和債券收益率。

Phoenix Futures and Options LLC總裁Kevin Grady說道:“令人失望的是,在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通過之后,金價沒有走高。如果金價不能在此基礎上上漲,我不知道什么會推高它。”

Adrian Day資產管理公司總裁Adrian Day表示,他不看好本周的黃金。不過,他補充稱,他認為金價正接近周期性低點。

Forexlive.com外匯策略主管Adam Button表示,他看好金價,因為金價能守住約1680美元的支撐位。他說:“市場正在學習接受更高的利率,美聯儲本周的信息將是,他們將非常耐心。”

美聯儲決議重磅來襲

香港時間周四02:00,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公布利率決議;香港時間周四02:30,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召開新聞發布會。

近期美債收益率持續攀升引發市場不安,投資者擔心美國經濟過熱。美聯儲似乎淡定看待收益率,本周聯儲將召開政策會議,投資人將從中揣度其最新看法。

巴克萊(Barclays)預計,美聯儲可能會繼續通過各種論調或指引,使股市投資者相信,目前市場對美聯儲何時加息以及加息幅度的預期顯得“過于激進”。美聯儲還可能討論短期通脹與長期通脹之間的關系。

當地時間1月27日,美聯儲在為期兩日的政策會議后表示,將維持指標短期借款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并維持資產購買計劃,即美聯儲每月至少購買1200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FOMC在會后聲明中寫道:“近幾個月經濟活動和就業復蘇步伐放緩,疲弱集中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聲明重申,新冠疫情“正在美國和世界各地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經濟困難。”

美聯儲鮑威爾1月27日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將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直至雙重實現目標。美聯儲合理的狀態將是高水平的寬松。鮑威爾當日指出,錨定通脹預期具有重要意義,美國經濟距離取得實質性進展可能還有“一段時間”。他還表示,現在還不是討論關于縮減資產購買力度的日期的時候。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周五攀升至1.6%以上。當前收益率和黃金之間的相關性是,隨著收益率上升,黃金價格下跌。到目前為止,美聯儲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這個問題,這就是為什么本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在宣布利率后舉行新聞發布會時受到所有人的關注。

RJO Futures資深大宗商品經紀商Daniel Pavilonis指出,就連歐洲央行上周四也表示,它擔心通貨膨脹和印鈔。Pavilonis稱,如果美聯儲也發表類似言論,那將對黃金有利,收益率上升的事實可能表明美聯儲正在失去控制。

道明證券全球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鮑威爾不太可能就收益率曲線發表任何重要的新評論。鮑威爾將向我們保證,現在談論加息還為時過早。他說:“上次,當收益率大幅上升,而風險偏好沒有受到影響時,他的態度相當模棱兩可。”

Phoenix Futures and Options LLC總裁Kevin Grady補充說,鮑威爾可能會試圖“通過談話降低收益率”。

此外,市場也將看到美聯儲更新后的季度預測。荷蘭國際集團(ING)的經濟學家預計,美國2021年的GDP預期將被上調。

該行經濟學家們說道:“也會有很多人對聯邦基金利率點陣圖感興趣。美聯儲2023年點陣圖的中值是否會變為加息25個基點?可能不會,但如果這樣做了,美元很可能會升值。但FOMC基本不變的聲明,以及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申,美聯儲在削減刺激措施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應該可以防止美元走得太遠。”

“恐怖數據”駕到

香港時間周二20:30,美國將公布2月零售銷售數據。零售銷售數據能直接反映消費情況,對經濟有重要指引作用,因此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

媒體調查顯示,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料下降0.5%,上月為增長5.3%。

本周市場大事不斷!美聯儲決議與“恐怖數據”駕到 中美將舉行高層會晤 緬甸局勢惡化、示威活動已致126人死亡

(美國零售銷售月率走勢圖 來源:FX168)

調查并顯示,美國2月核心零售銷售月率料上升0.1%,上月為增長5.9%。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素有“恐怖數據”之稱,因其通常對金融市場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很可能對美元、黃金等資產走勢產生影響。

分析師指出,假如美國零售銷售數據表現遜于預期,美元可能會遭受打擊,金價有望反彈。

除了零售銷售之外,本周美國還將有一系列其它新的經濟數據需要關注。周一將公布紐約聯儲制造業指數,周二將公布工業生產數據。美國周三將公布房屋開工和營建許可數據,周四將公布費城聯儲制造業指數和初請失業金人數。

中美將舉行高層會晤

3月18日至1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將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與中國主管外事工作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晤。這將是拜登政府任期內兩國間的首次面對面會晤。

當地時間3月10日,美國國務院在其網站發表聲明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將于3月1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舉行會晤,并將與中方就一系列問題展開對話。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3月1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宣布: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于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布林肯3月10日在國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一場聽證中表示,這場會晤將有機會以“坦率的”方式向北京闡述美方關切。他說:“我們打算,也將會提出很多議題。”他表示,會談也將探索是否存在與北京合作的渠道。

趙立堅在回應美國務卿布林肯有關表態時指出,應美方邀請,中美將于近期舉行高層戰略對話。中方對中美關系的立場是明確的。我們要求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美關系,摒棄冷戰、零和思維,尊重中方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停止干涉中國內政,按照兩國元首通話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3月11日對記者表示,這將是一次“困難的”對話。他說:“我們將坦率地解釋北京的行動和行為是如何挑戰安全、繁榮和價值觀的,不僅是美國,還有我們的伙伴和盟友。”普萊斯表示:“就這種雙邊接觸而言,我們希望北京方面表現出認真的態度,對自己經常表示的改變兩國雙邊關系基調的愿望表現出認真態度。”

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Jen Psaki)稱,美國官員將在會談中談到中國穆斯林維吾爾族的“種族滅絕”問題。普薩基說道:“美國的立場當然是,正在發生的是種族滅絕,我們將尋找機會與其他伙伴合作,對中國施加更多壓力。這將是本周的討論話題。”

普萊斯表示,在與盟友磋商后,華盛頓在以強勢地位接近中國的目標上取得了進展。為此目的,布林肯向代表眾多伙伴和盟國的外交部長們發表了講話。上個月,布林肯參加了歐盟外交事務理事會(European Union Foreign Affairs Council)會議,并將于下周對日本和韓國進行首次外交訪問。

普萊斯指出,拜登政府還重新參與了《巴黎氣候協定》,尋求重申核心民主價值觀,并試圖整頓國內的秩序,包括加強供應鏈的早期步驟——所有這些步驟都旨在打擊中國的自信。

普萊斯說:“我們一直在為我們的盟友說話,并譴責中國對許多這些共同的、甚至普遍的價值觀的侮辱,無論是在新疆,還是在香港,或在台灣,或在世界任何地方。”他說,這些問題很可能是阿拉斯加州會談的主題。他補充說:“有很多分歧。我們肯定不會有所保留。”普萊斯說,與此同時,拜登政府認識到中美“多方面”關系中可能進行合作的領域,包括氣候變化領域,條件是北京方面言行一致。

當地時間3月12日,沙利文出席在白宮出席記者會時表示,不認為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會成為本周的主要話題。沙利文說,美國官員本周會見北京高級別外交官時,將對中國在香港的行動以及涉及技術的安全風險表示擔憂。沙利文表示,美國官員還將處理上周五亞洲盟友提出的有關中國“脅迫澳大利亞”和“在中印邊界激進行動”等問題。

在前總統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和中國的關系降至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兩國互相祭出制裁措施并互相加征關稅,驅逐記者,關閉領事館。

中美兩國元首在2月11日農歷新年前夕通了電話,通話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盡管發出了“破冰”呼吁,但中國和美國仍處于激烈的地緣政治競爭之中,并在從香港和台灣、貿易戰到新疆人權侵犯等問題上存在分歧。但雙方都明白兩國關系的重要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中美關系“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關系”。

布林肯在2月早些時候與楊潔篪通電話時說,美國將捍衛新疆、西藏和香港的人權和民主價值觀。布林肯還敦促中國譴責緬甸的軍事政變,并重申華盛頓將與盟友合作,要求中國對威脅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印太地區穩定的行為負責。

《華爾街日報》援引拜登政府官員的話說,美中高層會議的目標是就雙方對各自國內政治的期望和計劃,以及國際、地區和全球目標交換意見,話題將包括新冠疫情,氣候變化,以及雙方有分歧的香港台灣議題,以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經濟打壓等。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韋宗友教授認為,在拜登政府重新評估特朗普的對華政策之際,如此高水平的會晤可能有助于為中美兩國關系設定基調和方向。韋宗友表示:“雙方可能會就如何管理中美之間的競爭以及加強務實合作進行磋商和討論。高級別會晤還將表明,兩國領導人不希望雙邊關系繼續沿著特朗普時代的對抗道路發展。”韋宗友表示,還有一種可能性是,這次會晤可能有助于為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未來的會晤奠定基礎。

緬甸局勢繼續惡化 示威活動已致126人死亡

緬甸軍政府實施“政變”以來,民間示威活動愈演愈烈,據媒體報道,周日(3月14日)至少39人在示威活動中遭到殺害,成為軍方政變以來的“最血腥”一日。緬甸軍方周日晚間并宣布,位于第一大城仰光的萊達雅區及雪比達區都進入戒嚴狀態。

據路透報道,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Assistance Association for Political Prisoners)表示,3月14日,在緬甸主要城市仰光的萊達雅地區,安全部隊打死了至少22名反對政變的抗議者,此前在那里的中資企業或中緬合資企業被縱火。另有16名抗議者和一名警察在其他地方被殺,這是自2月1日針對民選領導人昂山素季的政變以來最血腥的一天。緬甸援助政治犯協會提到,截至目前已知在抗爭活動中死亡的人數累計已達126人。

周日也傳出有多間中資工廠遭到破壞、起火燃燒。據央視新聞消息,自當地時間3月14日下午開始至傍晚,緬甸仰光多個工業區的十多家工廠遭遇縱火和打砸,涉及企業多數為中資企業或中緬合資企業,其中以服裝加工廠、服裝輔料廠和配套設備廠為主。縱火者大多騎著摩托車,帶有鐵棍、斧子和汽油桶,沖進工廠以后先是打砸和恐嚇工廠值班人員,之后便開始縱火。目前,尚無法確定縱火者身份。

據《香港經濟日報》周一報道稱,緬甸當地有十余家工廠遭縱火打砸,多數為中資或中緬合資企業,其中以服裝加工廠、服裝輔料廠和配套設備廠為主。有在緬甸從事紡織行業的華人表示:“就在剛才,我們又接到了很多中資企業的反饋,已經有超過20家企業遭到不同程度打砸、縱火。現在情況正朝向不可控的方向發展。局勢還沒有停息,還在蔓延、惡化。”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3月14日晚宣布,在仰光部分地區實施軍事管制。根據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消息,位于仰光萊達雅和瑞必達兩個鎮區的部分工廠當天遭縱火,消防人員趕往現場時遭到制造事端人群阻攔。為有效維護安定與法治,決定在這兩個地區實施軍事管制,由仰光地區軍事長官負責行使行政和司法權力。

緬甸去年11月舉行聯邦議會選舉,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獲半數以上聯邦議會席位。緬甸軍方與民盟圍繞大選結果產生分歧,軍方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要求選舉委員會展開調查,并推遲召開新一屆聯邦議會會議。今年2月1日凌晨,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民盟部分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隨后宣布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家權力被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2月2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成立,敏昂萊任委員會主席。

根據中國駐緬甸使館網站3月14日消息,中國駐緬甸使館發言人就在緬中資企業遭打砸搶燒發表談話。3月14日下午,緬甸仰光萊達雅工業區多家中資工廠遭不法分子打砸搶燒,多名中方人員受傷,有員工一度被困。中國駐緬甸使館第一時間同緬甸中國企業商會和相關企業取得聯系,迅速要求當地警方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資企業及人員安全。使館還再次向中國在緬企業和人員發出安全提示。

使館發言人指出,中國對緬友好政策面向全體緬甸人民,中緬經貿合作始終基于互利共贏原則,尤其注重惠及緬當地民眾。此次受害的絕大多數企業來自紡織制衣行業,中方企業在這個領域的投資為緬甸創造近40萬個就業機會。不法分子的行為同樣損害緬甸民眾的利益。

使館發言人說道:“這次打砸搶燒事件性質十分惡劣。中方要求緬方采取進一步有效措施,制止一切暴力行為,依法查處相關肇事者,確保在緬中國企業和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們呼吁緬甸民眾合法表達訴求,不被煽動和利用,破壞中緬友好合作。”

對于中國支持緬甸軍方的說法,中國駐緬甸大使陳海曾回應稱,外傳中國飛機運送技術人員赴緬、幫助緬甸建防火墻、中國士兵出現在緬甸街頭等,這些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十分可笑。如果這類流言能在緬甸有市場,只能說明其背后有別有用心的勢力在操控和煽動。

緬甸去年11月舉行聯邦議會選舉,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獲半數以上聯邦議會席位。緬甸軍方與民盟圍繞大選結果產生分歧,軍方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要求選舉委員會展開調查,并推遲召開新一屆聯邦議會會議。今年2月1日凌晨,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民盟部分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隨后宣布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家權力被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2月2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成立,敏昂萊任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