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15:00至22:30 周一(2月15日)歐市尾盤,美元指數上行,最高觸及90.41,此前一度下跌,最低觸及90.27;現貨黃金大幅下挫,最低觸及1815.96美元/盎司,盤中一度回升至1824.29美元/盎司。
市場整體堅持上周末的主題,風險情緒仍然主導市場,繼日本日經指數突破30年高位后,歐股普遍上行,漲幅超過1%。英鎊/美元突破1.39這一33個月高位,美元一度下挫。但盤尾行情出現逆轉,現貨黃金出現一波下跌,美元指數上行成為主要的推動力。
Sun Global Investments的首席執行官Mihir Kapadia表示,投資者預期將進入封鎖解除后的世界:“全球市場本周開始上漲,因為投資者仍然相信新冠疫情將很快被經濟繁榮所取代。因為現在有一個具體跡象表明全球經濟已回到正軌。在亞洲,日本日經指數上漲1.9%,達到199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而韓國KOSPI也上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漲幅。”
市場目前的主題為在疫苗的幫助下疫情消退后經濟的強勁復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全球經濟負責人謝坦·艾哈(Chetan Ahya)認為,在大流行之后,美國決策者將努力打造“高壓”經濟,以促進增長并降低失業率。
Ahya寫道:“經過2020年,人們渴望彌補失去的時間。對于決策者來說,情況可以說差不多。他們正在采取行動,彌補失去的經濟產出,并盡快恢復最大的就業機會。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認為他們的目標是發展高壓經濟,即經濟增長高于平均水平的環境,有助于減少失業。這正是我們認為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發展的方向。”
“支出模式表明,由于行動不便限制了家庭出差和消費的機會,家庭被迫積累了過多的儲蓄。隨著氣溫的升高和疫苗接種將覆蓋大部分弱勢群體,我們相信,隨著春季的臨近,放寬限制措施(在控制最嚴密的州開始實施)將加快步伐。”
XM高級投資分析師Raffi Boyadjian說,美國刺激經濟的希望和疫苗引發的欣喜情緒今天繼續提振市場情緒,推動石油和英鎊均走高。
周一,大宗商品市場也表現出樂觀情緒,對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增強,導致人們對石油和銅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加的預期。 WTI原油上漲近2%,今天突破每桶60美元,創13個月新高。布倫特原油也大幅上漲(1.3%)至63美元以上。
除了增長樂觀之外,在有伊朗支持的也門無人機襲擊沙特領導的部隊的報道之后,中東新的緊張局勢也支撐了油價。
由于全球經濟從大流行中反彈,人們對需求增加的期望,今天商品價格也同步上漲。錫觸及七年高點,《金融時報》將其歸因于“制造業驅動的購買狂潮”,這耗盡了商品的實物庫存。
通常與罐子相關的深灰色金屬已成為全球電子行業的關鍵材料。它用于制造焊料-將電路板和布線粘合在一起的物質。
貿易商稱,在家工作的轉向增加了對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的需求,而中國也一直在儲存這種金屬,以實現其半導體自給自足的目標。
據路透社報道,由于通脹預期上升以及中國工廠的需求強于預期,銅價已觸及201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最高觸及每噸8406美元。
有人認為,這些較高的商品價格可能會迫使工廠提出自己的價格,最終導致成本上升。
中國繼續在春節假期休市,美國因華盛頓總統日休市,后續投資者需要小心價格可能流動性不足而產生的大幅波動。
主要貨幣走勢分析:
歐元:周一歐市盤初,歐元/美元開于1.2132。歐洲時段下行,最低觸及1.2120。匯價短期初步支撐位于1.2088,初步阻力位則可看1.2141。
英鎊:周一歐市盤初,英鎊/美元開于1.3902。歐洲時段窄幅波動,目前處于1.3899。匯價短期初步支撐位于1.3797,初步阻力位則可看1.3917。
日元:周一歐市盤初,美元/日元開于105.17。歐洲時段小幅上揚,最高觸及105.42。匯價短期初步支撐位于104.69,初步阻力位則可看1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