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7月23日)市場風險情緒較為謹慎,美國下令關閉中國駐休斯頓總領館一事的影響仍在發酵,亞股漲跌互現,鑒于日內無重大數據公布,進一步警惕中美局勢。
中美緊張關系升級令避險情緒升溫,現貨白銀昨日一度暴漲近8%沖破23美元關口,周四亞市盤中,銀價在接連兩日暴漲后自高位急劇回落,目前跌超2%,失守23美元水平。
(現貨白銀日線圖 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本周以來,白銀漲勢瘋狂,在周一逼近20美元關口后,周二銀價漲勢迅猛,沖破21美元關口,當日漲幅超過7%,周三更是一往無前,一度暴漲8%至23.24美元,刷新2013年以來的高位。
有分析指出,造成銀價近日大漲的激勵因素是歐盟推出7,500億美元的復興基金,其中30%的支出將用于環保訴求,而白銀向來是電子產品和太陽能面板等工業用品不可或缺的環保元素,在這波疫后的綠色經濟復蘇中將大幅受惠。
此外,美元指數近期的低迷不振也是促發貴金屬上漲的因素之一。
中金公司發文稱,近期美元走弱,是短期周期因素和中長期結構性因素疊加推動的結果。向前看,預計處于歷史高位的美元,正處于由強轉弱的拐點,即將開啟新一輪長期走弱趨勢;美元走弱將有助于為新興市場的金融市場及長期增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也有助于大宗商品如黃金等的表現。
高盛、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和花旗銀行集團近日都表示,美元長期保持的漲勢可能最終結束。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這一波白銀價格的上漲不僅是因為市場的避險需求攀升,同時還包括了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工業復蘇、拉美白銀供給中斷等三重因素的共同影響。
金銀比來看,近期一段很長的時間,金價約為銀價的80倍,但在2011年金價創下歷史高峰之際,銀價也曾沖到48美元/盎司,約為金價的1/40左右。如今,金價極有可能續創歷史新高,而銀價目前只為金價的1/80,許多投資人看好銀價后續的強勢補漲力道,至少可漲到長期平均的金價銀價比66左右。
花旗集團最新報告預測,銀價可能在明年中觸及25美元,但近期銀價飆升,此一目標價或許有上調空間。
RBC資本市場認為,白銀用于電子產品的用途高達55%,實體經濟對白銀的需求遠高于黃金,因此認為白銀可能較黃金抗跌。
技術面分析:
日線圖上看,美元指數連續4日下挫失守關鍵的95關口,目前繼續承壓。日圖MACD綠色動能柱繼續擴張,KDJ隨機指標進一步向下觸及超賣水平,指示美元看跌動能有所強化,但超賣意味著價格可能會企穩。
4小時圖上看,美元指數形成不斷下移的高點和低點,已經失守95關口,下跌趨勢明顯。MACD綠色動能柱逐步縮窄,KDJ隨機指標試圖自超賣水平反彈,指示美元短線跌勢放緩,或企穩反彈。
白銀
日線圖上看,白銀在連續2日暴漲后開始急跌,日內一度急跌超2%至22.37美元附近。日圖MACD紅色動能柱逐步擴張,KDJ隨機指標向上觸及超買水平,指示白銀或高位盤整。
4小時圖上看,銀價在刷新多年高位后開始整固,目前交投在23美元下方。MACD紅色動能柱逐步減弱,KDJ隨機指標試圖自超買水平向下,指示白銀看漲動能有所放緩,或迎來整固期。
基本面利好因素:
1、據實時信息數據更新網站Worldometers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23日10:31,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超1537萬例,目前累計確診15,373,616例,累計死亡超63萬例,為630,193例。其中,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410萬例,為4,100,875例,累計死亡病例超14萬,達到146,183例。
2、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22日稱,不排除會關閉更多的中國駐美使館。
3、美國政府在7月21日要求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在72小時內關閉,此舉令美中關系進一步緊張。
4、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表聲明,其中提到,去年10月和今年6月兩次對中國駐美外交人員無端設限,多次私自開拆中國的外交郵袋,查扣中國公務用品。
基本面利空因素:
1、在歐盟同意設立7,500億歐元復蘇基金以分擔疫情危機期間產生的債務后,市場人氣基本保持樂觀。
2、7月20日,《柳葉刀》發布兩款 COVID-19 疫苗試驗結果。其中一項來自Jenner研究所,由牛津大學和藥企阿斯利康支持研發。第二種由位于中國武漢的CanSino Biologics公司生產。兩種疫苗均使用了腺病毒載體,并且都報告了疫苗實現對SARS-CoV-2免疫反應。在這兩項試驗中,均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
3、BioNTech在官網宣布,其與輝瑞合作的新冠mRNA疫苗BNT162b1在德國 1/2期試驗階段,取得早期的積極進展,且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
4、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周五收高,上周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分別上漲1.2%和2.3%,此前投資者對疫苗終將問世的樂觀情緒以及對大流行后經濟復蘇的希望幫助投資者忽略了病例持續激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