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金銀比飆升至26年高位 市場“大麻煩”就在眼前?

2019-05-30

 債券市場眼下發出的經濟衰退信號不斷增強,而另一個備受關注的指標——黃金/白銀比率(金銀比)也飆升至26年來最高水平,這同樣發出了“經濟警報”。以史為鑒,金銀比飆升并非好兆頭,可能暗示市場將有“大麻煩”。

對于全球經濟增長的憂慮令金價受到支撐,但對其它金屬構成打擊,特別是那些具有工業用途的金屬,如白銀和銅。

金銀比是衡量購買一盎司的黃金需要多少盎司的白銀。黃金與白銀價格的差異,已將二者的比率推高至多年高點。

今年來黃金價格變化不大;而現貨白銀價格則下跌約7%。

根據統計,眼下一盎司的黃金可以買到超過89盎司的白銀,創下了1993年以來最高紀錄。

(金銀比 圖片來源:彭博、FX168財經網)

即便美元升值限制了黃金需求,但金銀比依然出現上升。在市場動蕩時期,黃金通常被視為保值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金銀比飆升,該指標也正接近1991年美國陷入經濟衰退時達到的創紀錄高位。

(金銀比 圖片來源:彭博、FX168財經網)

BMO Capital Markets的基本和貴金屬衍生交易主管Tai Wong表示,黃金/白銀比率“已經飆升至世代高位,因白銀的持續疲軟,在基本金屬的重力井中陷入困境,而后者又在惡化的貿易戰中蒙受了損失”。

被視為“經濟晴雨表”的銅邁向逾三年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

此外,債券市場也傳遞出經濟衰退的先兆。周三,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至2017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最新交投于2.25%左右。

隨著3個月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新達到2.36%,遠高于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部分收益率曲線進一步反轉。收益率曲線反轉被交易員視為衰退即將來臨的潛在跡象。

(圖片來源:FactSet、CNBC、FX168財經網)

根據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做出的新經濟展望,投資者應避免追逐收益率,同時要保持靈活性,以抓住市場中斷帶來的潛在機會,未來三至五年內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高。

PIMCO全球經濟顧問Joachim Fels周三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我們正在進入破壞的時代。”

根據PIMCO的展望報告,在經濟復蘇遲緩后,全球預計將出現增長停滯,通脹低迷。發達經濟體五年內將遭遇經濟衰退。由于對破壞市場因素的擔憂,經濟前景因為超出尋常水平的“肥尾”而蒙上陰影。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2018年3月首次表示,“沒有人認為貿易政策的改變會對當前的前景產生任何影響”。近幾個月來,他調整了措辭。鮑威爾最近表示,海外經濟前景的疲軟正在抑制國內增長預期。

縱觀現代歷史,黃金/白銀比率的大幅上升并非什么好兆頭,很可能預示著重大危機可能就在眼前。

黃金有避險光環,相比之下,白銀更具工業屬性。雖然很多時候,銀價總顯得與金價保持“亦步亦趨”,但在危機爆發(或者即將爆發)的情況下,金價漲勢會明顯超過白銀。

一些投資者認為,較高的黃金白銀比率是一個負面的經濟指標,因為當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會影響消費時,他們會傾向于青睞黃金。

在4000年前薩爾貢大帝(Sargon the Great)統治的阿卡德帝國(Akkadian Empire)時期,黃金和白銀都早已被用作交易媒介。當時1單位的黃金可以購買8單位的白銀,也就是說,黃金/白銀的比率在8:1。在遠古時代金/銀比率基本保持在這一水平附近。

古巴比倫時期這一比率基本在6:1;古埃及時期這一比率波動較大,從13:1到2:1之間;而在古羅馬時期,這一比例為在12:1附近。而在美國,1792時黃金/白銀的比率被設在15:1。

在整個20世紀該比率平均為50:1。但鑒于黃金通常被視為避險港灣,在危機、恐慌和經濟下滑期,金/銀比通常都會急劇攀升。

就在希特勒攻打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之際,金/銀比觸及98:1。在1991年1月,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之際, 這一比率再度觸及100:1,是正常水準的兩倍。事實上,上世紀幾乎每次重大衰退和恐慌時期都會看見金/銀比率飆升。

(圖片來源:Zerohedge、FX168財經網)

因投資者對于經濟前景的憂慮加劇,周三美國股市收盤重挫。

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0.7%,報2783.02點;道指下跌0.9%,報25126.41點,為2月11日以來最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8%,報7547.31點。

標普500指數盤中一度下跌1.3%;收盤雖然挽回部分跌幅,但仍然是3月11日以來的最低收盤;該指數盤中自3月以來首次跌破200日均線;自2月以來首次收于100日均線之下。

Raymond James高級副總裁兼投資組合經理Bob Thompson周三預言,下一輪熊市即將來臨,其規模可能與我們過去見過的衰退相同,包括2001年的那次。

Thompson在接受Kitco News采訪時表示:“就整體市場而言,40%至50%的跌幅是正常的。沒人相信,但這是正常的,因為在任何牛市結束時,泡沫如此之大,以至于人們不相信它會再次下跌。”

Thompson表示,目前的市場狀況類似于1999-2000年前后估值過高的股市,當時投資者不斷將資金投入風險資產,尤其是那些未必有利可圖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