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寶商及中小型黃金企業可能成為最新稅制調整下的最大受害者。此次於週末宣佈的政策取消了黃金零售商長期享受的部分稅收優惠。
中國官方週六(11月1日)發佈公告,取消一項此前一直存在的黃金稅收優惠政策。部分零售商在銷售從上海黃金交易所購入的黃金時,無論是直接銷售還是經過加工後出售,均不再享受增值稅抵扣。
目前,新規在具體執行層面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非上海黃金交易所(SGE)或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會員的珠寶商及企業將首當其衝受到衝擊。
![]()
這一點在週一(11月3日)的股市表現中已得到體現。周大福珠寶集團在香港一度暴跌12%,周生生控股國際及老廟黃金股份有限公司至少下跌8%。
在新規生效前,大多數中國黃金零售商在向消費者銷售時,可以全額抵扣進項增值稅(VAT)。然而,根據最新政策,生產“非投資性黃金”(例如首飾用金或電子等工業用途)的企業,僅能抵扣6%的增值稅,而此前可抵扣比例為13%。
花旗集團分析師Tiffany Feng在研報中指出,這意味著在“最壞情況下”,零售商的成本將上升約7%。她表示:“整個行業很可能通過提價的方式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
對於投資類黃金產品(如金條、金錠)的銷售,若交易所會員企業直接從上海金交所或上期所購入金屬,則原有稅收優惠將繼續保留。這些機構包括大型銀行、煉廠及具備交易資格的製造企業。非會員企業則需與銷售非投資性黃金的公司一樣,按新政執行。
在深圳水貝市場——中國黃金零售的核心區域,有數以千計的中小企業參與交易,其中大部分涉及非交易所管道黃金。此次稅改預計將迫使更多採購行為轉向交易所會員,從而減少賬外交易與無發票黃金買賣,並促使更多黃金通過官方管道流通。
廣東南方黃金市場學院研究員Song Jiangzhen表示:“新稅制將強化交易所及上海金基準價的作用,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黃金採購模式。” 他補充說,這也將“提升中國黃金市場透明度,使政府能夠更好地追蹤交易量與流向。”
![]()
根據公告,不涉及實物交割的黃金交易及黃金ETF投資仍享受免稅待遇;由央行批准發行的紀念金幣機構同樣豁免新規。
在電商平台方面,淘寶上金條售價已反映稅負變化,週一大多數金條售價超過每克1000元人民幣(約141美元),而同期市場基準價約為900元。不過,Song Jiangzhen也指出:“政策影響的最終程度,仍取決於具體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