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聯邦政府停擺之際,全球糧食和大豆交易的重要數據陷入停擺,令農戶和交易商在秋收高峰期失去對作物產量、出口銷售和市場走勢的關鍵參考。
此次中斷恰逢美國農民面臨低糧價、乾旱和病害壓力的時期,加劇了行業的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的政府停擺多發生在收穫季之後,影響較小。而本次停擺則直接阻斷了市場對美國農業部(USDA)數據的依賴。
特朗普現在陷入了與中國的貿易戰,這使得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無法購買美國的供應。交易商一直在密切關注交易的任何跡象,但美國農業部目前沒有像往常一樣確認出口銷售。
被推遲的包括USDA每週出口銷售數據、每日銷售公告以及原定於週四發佈的月度《世界農業供需預估》(WASDE)。該報告通常被視為市場定價和對沖的基準。與此同時,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也暫停公佈基金持倉週報,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不透明。
市場基本在“盲飛”
“市場現在基本是在‘盲飛’,”伊利諾伊州農民兼分析師Sherman Newlin表示。
美國農業部在發給路透的一份聲明中稱:“民主黨人繼續投票支持延長政府停擺,而農業部的WASDE和作物進展報告等重要報告被推遲,農民無法獲得用於銷售作物和制定明年計畫的重要資訊。”
在缺乏官方數據的情況下,交易商只能依靠與農民對話、監測衛星圖像和追蹤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價格走勢。但一些交易員表示,數據差距導致市場缺乏透明度,競爭環境不公平。
業內人士擔憂,大型糧食企業如嘉吉、邦吉和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ADM),憑藉龐大庫存和內部數據,在資訊真空期佔據優勢,中小交易商則更加被動。
缺少客觀的畫面
由於投資者不願在沒有CFTC每週交易員承諾數據的情況下大舉建倉,穀物期貨的交易量受到了影響。“沒有客觀的數據,誰願意冒這麼大的風險呢?”Newlin說。
IKON Commodities諮詢服務主管Ole Houe表示,由於亞洲、南美和歐洲的市場參與者有其他數據來源,此次停擺對美國交易商的打擊最大。
交易商表示,他們可以在沒有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數據的情況下度過10月,因為眾所周知,美國的糧食收成很大。不過,當更新恢復時,他們可能會面臨衝擊。
Ever.Ag Insights 副總裁Erica Maedke警告稱,若停擺持續,市場在數據恢復時可能迎來“集體修正”,因為“到下個月,大家的預測數據都會出現偏差”。
與此同時,分析師正依靠與農民和穀物升降機的對話來拼湊市場圖景。交易商還在追蹤大豆的基準價格,即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之差,以判斷農民是在推遲出售大豆,還是供應可能因出口需求而趨緊。
“這就像在看一頭大象,但只看到了它的一小部分,”Maedke說,“美國農業部每個月都會向我們提供全部情況。沒有它,你只能看到你那一小塊。
儘管部分機構如 StoneX 和標普全球發佈私人產量估算,但業內普遍認為 USDA 的報告仍是最具權威性和客觀性的參考。
“USDA 的數據可能並非總是精准,但市場定價就是依據它來進行,”Grain Service Corporation的Diana Klemme表示,“我們現在非常想念這些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