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正上演逆轉行情,資金撤離風險性資產轉向避險,黃金再次成為投資者避風港,重新登上1800美元近4周高點,銀價則現報22.38美元。美元指數也同樣彈升,周線收紅。原油則因Omicron變種病毒造成市場需求的潛在擔憂,8周內7周收低。
重要消息面:
隨著大多數美聯儲官員預期明年升息3次,周五(12月17日)美聯儲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公開表態,因應驚人的高通脹,美聯儲可以考慮明年3月開始升息,并在不久后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根據美聯儲公布最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結果,決定加快縮減購債(Taper)計劃,有望在3月中旬之前完成退場,而且暗示明年將升息3次。
華勒周五表示,鑒于對通脹和勞動力市場的預期,他判斷在美聯儲明年年初結束購債計劃后不久將開始升息。他說道:“我相信結束購債計劃不久后將有必要升息,明年3月FOMC利率會議上,升息將是公開討論重點,我認為一種可能情況是,美聯儲可能在3月升息。美聯儲應在2022年首次升息后不久,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美聯儲沒有任何理由推遲,而美聯儲可以比2014年做得更快。”
他也強調:“現在Omicron變種病毒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此威脅可能會減緩經濟增長,或者另一方面會加速通脹壓力,美聯儲必須準備好快速應對。”華勒釋出更加鷹派的言論后,美債收益率曲線趨平,美股道瓊、標普指數齊跌,納斯達克指數近乎持平。
截至上周末紐約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532.20點或1.48%,收35365.44點;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0.75點或0.07%,收15169.6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48.03點或1.03%,收4620.64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5.3點或0.14%,收3761點。
英國央行上周四將基準利率上調15個基點至0.25%,令市場大感意外。與此同時,歐洲央行維持關鍵利率不變,并重申其疫情緊急采購計劃(PEPP)將會按計劃在明年3月終止。
新冠疫情進展方面,輝瑞上周五宣布,針對2至4歲兒童低劑量疫苗研究進展欠佳,新冠疫情可能要到2024年才結束,這增加不確定性。美國總統拜登警告,隨著Omicron變種病毒在美國迅速傳播,醫院可能會不堪重負,這是可能出現重癥和死亡的冬季。
最新研究顯示,Omicron再次感染風險是Delta的5倍高,而且沒有跡象顯示癥狀會更溫和。歐洲國家正在評估是否繼續升高現有的旅行和社交距離限制。法國上周末前對來自英國的旅客實施了新防疫限制,據《紐約時報》追蹤數據,美國目前每日新增確診人數超過12萬人,較2周前的病例數增加40%。
貴金屬市場:
SIA財富管理首席市場策略師Colin Cieszynski表示,黃金回升至關鍵的1800美元上方,似乎是受到“廣泛資本離開風險市場,并轉向黃金等防御性資產”的推動。另一個黃金支撐力來自Omicron病例潮對經濟潛在衝擊的不確定性,且因稅損拋售,以及多頭和逢低買進者退場而加劇。他補充:“還有對通脹的擔憂日益加劇,這足以推動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加速削減購債,以及英國央行真的調升利息。”
世界黃金協會(WGC)全球研究主管Juan Carlos Artigas表示,“2021年初,隨著新開發的疫苗推出,樂觀情緒令投資者大砍避險投資組合,這最初對黃金的表現產生負面影響,但在3月份觸及年度低點后,黃金反彈。”
Artigas展望后市也表示:“緊接著今年剩余時間的表現是競爭力量間的拉鋸戰,新變種株帶來的不確定性,加上高通脹風險增加,以及消費者需求更強勁推動黃金上升,但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強則不利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認為,黃金2022年將經歷類似的動力。Artigas補充觀點稱:“由于新冠病毒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包括貨幣和財務政策、供應鏈中斷和勞動市場緊繃,高通脹可能會持續下去,加上股市估值高、新變種株,以及對流動性較低的資產需求日益增加,這些都可能導致市場更頻繁回調,以及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以避險的需求增加。”
然而,Artigas警告說如果利率上升速度較當前預期快速,黃金也可能面臨挑戰。但即使利率上升,從歷史角度來看,他預期利率仍將保持低位,從而提高投資者對“高品質的流動資產”的需求,例如黃金。
美元市場:
上周多國央行公布貨幣決策后,可以看出各國在面對通脹升溫和Omicron威脅之際,調整政策的腳步也不同。美國和德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差上周五盤中擴增到一周最大差距,和歐元疲軟的表現相呼應。
道明證券策略師警告,不要過度解讀現階段的匯市波動,隨著央行會議過去,未來幾天的價格走勢提供的訊息價值不多。他們說:“美元在年底前可能盤整,因外匯市場正在減少剩余倉位/剩余價值。”
美國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首席執行官Jesse Powell預測,美元明年將崩盤,比特幣價格也將大幅下跌,為應付這些動蕩,他上周末敦促投資者提前支付醫療保健及學費支付,并購買更多美元債。
Powell建議,盡可能持有更多美債,因為利率將在某個時候趨向負值,所以不該持有美元。他說:“這幾天我特別關注美元,想知道底部在哪。看來通脹已失去控制,還看不到盡頭。”
他接受彭博電視台採訪時表示:“也許我該停止預測,但我會說美元將歸零,你應該馬上開始囤積汽油和牛奶,如果你能提前支付健保及學費,你可能現在就該這么做。”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則說,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前次在2013年緊縮貨幣政策,當時縮表造成恐慌,但隔年資本市場又恢復成長態勢;就他來看,恐慌應只是消息面恐慌,整體美國經濟數據仍強勁,而美聯儲緊縮,美元勢必轉強。
吳大任表示,包括買車、買房等都是先消費后付款,但未來美聯儲升息,利率上升將抑制消費需求,將使整個經濟體降溫,雖然需求下降會壓抑通脹,但升息后資金成本提升,金融市場可能還是要留意負面沖擊。
他表示,此次通脹主因供應鏈問題衍生,透過貨幣政策壓制效果較不明顯,供應鏈調整若遲遲無法回到正常,缺貨、成本上升、物價上漲壓力頗大,包括美國CPI、PPI數據都創高,美國很可能加速貨幣緊縮及升息步伐,明年美聯儲預計升息三次,各國央行勢必也會有壓力。
原油市場:
ED&F Man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Edward Meir報告指出,Omicron病毒引起的擔憂情緒令旅行和活動下降的前景可能性越來越高。他分析稱:“Omicron變種株的傳播迅速到令人不敢置信,某些國家每兩天就增加一倍病例,美國有越來越多公司已取消年終活動,并敦促員工在家工作。”
“然而,航空公司還沒有傳出機票大量取消的消息,因為大眾似乎還是往最好的方面設想,相信疫苗可以保護他們,也認為就算感染Omicron也應該只有輕癥。”Meir說道。
Kpler美洲首席石油分析師Matt Smith表示:“Omicron引起的需求擔憂和美元走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油價當前的走勢,且可能將對整個假期定下基調,對抗這種負面情緒的是,原油在圣誕節假期間,隨著風險資產大反彈的可能性。”
他繼續稱:“但美國石油市場應該會支撐價格,因為假期期間汽油需求看起來強勁,同時年底石油庫存應該會下降。中國仍然具有影響力。在支持方面,中國正推動原油進口并再次增加岸上庫存,但從看跌的角度來看,嚴格的封鎖限制正在影響流動性。另外,中國治污可能會削弱原油需求,因為煉油廠減少活動,但另一方面發電燃料從燃煤切換成柴油,可能反而提高產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