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投資晨報:剛剛金價短線急跌失守1950、回調都是買入機會?一大波投行最新預期出爐……

2020-07-29

周三(7月29日)亞市盤中,現貨黃金小幅承壓,目前交投在1950美元附近,與此同時,白銀徘徊在22美元關口上方,等待進一步指引。今日市場聚焦美聯儲決議,其中前瞻指引成為關注重點。

貴金屬投資晨報:剛剛金價短線急跌失守1950、回調都是買入機會?一大波投行最新預期出爐……

(現貨黃金日線圖 圖表由TradingView提供)

昨日金價一度刷新歷史高位至1980美元上方,但很快遭遇一波拋盤,最低下挫至1906附近,當日收于1958美元,仍以上漲做收。

針對黃金的后市表現,投行觀點不一。摩根大通立場轉變為中性,認為金價在2000美元觸頂、年底可能低至1880美元。而高盛、花旗、美銀美林則非常樂觀,最高給出3000美元的驚人預期。

摩根大通:目前對黃金持中性態度。預計金價將進一步上漲,但料不會大幅超過2000美元/盎司關口。金價超過整數大關將是市場的“最后一次歡呼”,黃金價格正接近峰值,此后料將走低,直至今年年底。

該行大宗商品分析師Natasha Kaneva指出,黃金今年已經漲了27%,在2000美元水平上缺乏基本面支撐。Natasha Kaneva判斷黃金將在下半年整體呈現回落態勢,平均價格在第四季度達到每盎司1880美元

花旗:短期來看,預計黃金價格目標為2100美元/盎司,預計未來6至12個月將達到2300美元/盎司。金價似乎傾向于將在更長時間內保持高位,2019-2020年將成為黃金獨特的牛市行情。

高盛:將12個月黃金價格預期從先前的2000美元/盎司上調到2300美元/盎司,受助于美國實質利率料將進一步下滑,以及大環境對避險黃金有利。

高盛認為,美聯儲可能轉向以推高通脹來應對政治緊張形勢,這會造成實際利率下滑,而且疫情發酵也有利于金價。

瑞銀:金價在2000美元/盎司附近交投可能將成為“新常態”。在當前一系列推動金價上漲的因素下,金價有望升至2300美元/盎司。預計這些漲幅或在2021年年中逐漸消失。此后,由于各國央行無法保持同樣的寬松步伐,價格將面臨壓力。且隨著經濟復蘇,購買黃金的投資者將尋找替代品。

技術面分析:

美元

日線圖上看,美元指數目前低位徘徊,仍交投在94關口下方。日圖MACD綠色動能柱開始收縮,KDJ隨機指標仍交投在超賣水平,指示美元看跌動能未進一步強化,但超賣意味著價格可能會企穩。

4小時圖上看,美元指數近期急劇的下行勢頭暫時止步,目前仍低于主要均線。MACD紅色動能柱逐步擴張,KDJ隨機指標試圖自超賣水平反彈,指示美元短期上漲動能恢復,或進一步反彈。

黃金

日線圖上看,黃金在昨日創下歷史新高后持續回落,目前徘徊在1950附近。日圖MACD紅色動能柱開始持穩,KDJ隨機指標繼續交投在超買水平內,指示黃金或高位盤整。

4小時圖上看,金價在高位急劇回落后試圖站穩腳跟,目前開始進行盤整。MACD綠色動能柱初步顯現,KDJ隨機指標自超買水平向下,目前基本持平,指示黃金看跌動能顯現,或進一步承壓。

白銀

日線圖上看,白銀昨日暴漲暴跌,最終收于24美元上方,目前進一步承壓。日圖MACD紅色動能柱開始收縮,KDJ隨機指標自超買水平向下,指示白銀看漲動能減弱,或承壓走低。

4小時圖上看,銀價大跳水后重返24美元上方,目前交投在20日均線以上。MACD綠色動能柱逐步擴張,KDJ隨機指標向下逼近50水平,指示白銀看跌動能增強,或進一步下行。

基本面利好因素:

1、據實時信息數據更新網站Worldometers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7月28日11:03,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超1664萬例,目前累計確診16,644,067例,累計死亡超65萬例,為656,550例。其中,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443萬例,為4,433,410例,累計死亡病例超15萬,達到150,444例。

2、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周二對該黨1萬億美元抗疫救助計劃提出反對,打壓部分美股下跌。

3、美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降幅超過預期,因全國范圍內新感染人數激增,這給美國經濟從疫情造成的空前衰退中復蘇造成威脅。

4、據新西蘭媒體RNZ News周二(7月28日)最新報道,在香港通過一項有爭議的國家安全法后,新西蘭暫停了與香港的引渡條約。

基本面利空因素:

1、美國股市三大指數7月27日集體收高,蘋果等科技公司的股價顯著回升,此外以美國存托憑證(ADR)進行交易的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TSMC)股價漲超12%。

2、美國白宮幕僚長梅多斯表示,白宮、美國參議院共和黨人就下一份冠狀病毒救助法案原則上達成協議。

3、在歐盟同意設立7,500億歐元復蘇基金以分擔疫情危機期間產生的債務后,市場人氣基本保持樂觀。

4、7月20日,《柳葉刀》發布兩款 COVID-19 疫苗試驗結果。其中一項來自Jenner研究所,由牛津大學和藥企阿斯利康支持研發。第二種由位于中國武漢的CanSino Biologics公司生產。兩種疫苗均使用了腺病毒載體,并且都報告了疫苗實現對SARS-CoV-2免疫反應。在這兩項試驗中,均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