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7月17日)亞市盤中,美元指數基本持穩,現報96.30附近;現貨黃金繼續反彈,現報1799美元/盎司左右,多頭短期目標瞄準1800美元/盎司大關。受優于預期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推動,美元周四反彈,金價因此當日下跌逾10美元。北京時間周五晚間,投資者將再度迎來美國重要經濟數據,預計將引發市場行情。此外,投資者也將繼續關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局勢方面的消息,投資者需要格外警惕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末發表中美局勢的相關言論。
黃金多頭醞釀突破1800
周四,受好于預期的零售銷售數據以及市場避險情緒所提振,美元上漲。美元指數收盤上漲0.26%,報96.30,盤中最低觸及95.89,最高觸及96.41。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6月零售銷售連續第二個月增長,分析師將其歸因于政府提供的每周600美元的額外失業補助,這項福利計劃將于7月31日結束。數據顯示,6月零售銷售環比增加7.5%,核心零售環比增加7.3%,雖然不及前值,但均好于預期。
受美元走強影響,金價周四下滑,并跌破1800美元/盎司關口。現貨黃金周四盤中最低下探1794.68美元/盎司,收于1796.76美元/盎司,下跌13.19美元或0.73%。
分析師指出,盡管金價出現回落,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緊張局勢仍有望給金價提供支撐。
盛寶銀行分析師Ole Hansen表示:“只要金價在1765美元/盎司上方,就絕對沒有理由不持有多倉。”
經紀商OANDA的高級市場分析師Edward Moya表示:“一些投資者鎖定獲利,但中長期投資者堅守倉位,希望在任何大幅下跌時買入。”
渣打銀行分析師Suki Cooper稱:“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尤其是在美國各地都重新實施了封鎖措施,以及美國和中國之間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都支撐投資者轉向避險的黃金。”
Kitco Metals高級分析師Jim Wyckoff說,中美關系緊張以及一些主要經濟體冠狀病毒感染增加,令金價從根本上得到支撐。
知名財經網站Economies.com周五撰文稱,金價周四面臨看空壓力,跌破看漲通道支撐線,并跌向關鍵支撐1785.00美元/盎司。只要金價維持在1785.00美元/盎司水平上方,那么對于金價的看漲觀點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有效。隨機指標觸及超賣區域,這支持看漲預期。
Economies.com稱,在金價維持看漲觀點的背景下,目前等待金價測試下一主要目標1850.00美元/盎司,更高目標位于1865.00美元/盎司水平。
現貨黃金價格上周觸及1817.71美元/盎司,為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18%。在大規模刺激措施和低利率的支撐下,被普遍視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風險的黃金價格上漲。
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場策略師Phillip Streible表示,受實際利率下降、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和經濟疲弱的扶助,金價可能在年底前觸及2000美元。
FXTM高級市場研究員Lukman Otunuga在接受Kitco News采訪時表示,黃金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上漲至1900美元/盎司,并在2021年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北京時間周五晚間,投資者將迎來美國房市和消費者信心指數數據,預計會引發美元和金價的波動。
北京時間周五20:30,美國6月新屋開工數據將出爐。媒體調查顯示,美國6月新屋開工年化月率料大幅增長21.2%,增幅遠高于上月的4.3%。
北京時間周五22:00,美國7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將公布,預計這一數據自6月的78.1升至79。
分析師指出,假如周五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這可能推動美元繼續走高,從而令金價承受一定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若數據表現不及預期,可能重燃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由此引發避險情緒有望刺激金價上漲。
緊盯中美局勢最新發展
投資者將繼續關注中美局勢最新發展,任何負面消息都可能引發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從而推動金價上漲。投資者尤其需要防范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末發表負面言論。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全面禁止中國共產黨員及其家屬赴美旅行,擬議中的總統公告還可能授權美國政府撤銷在美中國共產黨員及其家屬的簽證。據了解相關討論的四名人士介紹,該計劃的細節尚未最終敲定,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最終會否決該計劃。
當地時間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他已簽署一項法規,將對“協助限制香港自治”的中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特朗普同時表示,已簽署行政命令結束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
2020年7月15日,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剛簽署所謂“香港自治法案”及有關行政令提出嚴正交涉。為了維護自身正當利益,中方將對美方錯誤行徑作出必要反應,包括對美方相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
據外交部網站7月15日早些時候發布的一份聲明,近日,美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將美國會通過的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簽署成法。美方法案惡意詆毀香港國家安全立法,威脅對中方實施制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是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中國政府對此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月15日宣布,美國將對華為技術公司的部分員工實施簽證限制。蓬佩奧周三宣布的這一舉動是美國禁止華為技術的最新舉措,理由是這家中國科技公司可能被中國政府用作監視美國人的后門。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曾就南中國海問題發表一則措施較為強硬的聲明。這則名為《美國就南中國海海洋權利主張的立場》(U.S. Position on Maritime Claims in the South China Sea)的聲明發布于美國國務院官網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該聲明中稱,北京宣稱擁有南中國海大部分地區的海上資源“完全是非法的”。蓬佩奧譴責了中國對南海有爭議的南沙群島的主權主張,稱中國“沒有法律依據將自己的意愿單方面強加于該地區”。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7月14日消息,7月13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無視中國和東盟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肆意歪曲南海有關客觀事實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渲染南海地區緊張局勢,挑撥中國與地區國家關系,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中美貿易方面。周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對與中國就第二階段貿易協議進行談判沒有興趣。在接受CBS新聞采訪時,當被問及第二階段貿易協議磋商是否已胎死腹中時,特朗普回答說:“我現在對與中國對話不感興趣。”
中國周四表示,將堅持履行今年早些時候達成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警告稱,隨著關系繼續惡化,中國將對美國政府的“霸凌”策略做出回應。
美國農業部周四表示,中國已簽訂購買52.2萬噸大豆的協議。美國農業部表示,另有35.1萬噸大豆被賣給了未具名目的地的買家。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這些大豆也可能運往中國。
美國農業部在周四公布的另一份報告中指出,截至7月9日當周,美國對中國的玉米出口總計137萬噸,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周出口量。中國當周還購買了323,739噸小麥,為3月以來最大單周購買量。
中國需要在未來數月大幅增加對美國農產品的購買,以履行1月簽署的第一階段協議的第一年進口365億美元的承諾。美國政府數據顯示,從1月到5月,中國進口了價值略高于6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
美國累計確診突破369萬例 25個州暫停重啟經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展,美國仍是全球疫情“震中”,新增確診病例再次超過7萬例。佛羅里達、亞利桑那、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等州成為疫情重災區,有專家指出,重啟經濟步伐過快、防控措施不到位都是美國疫情二次爆發的重要原因。據美國媒體統計,目前美國至少39個州出現病例激增,已有25個州暫停重啟經濟。
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394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59.2萬例。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最多,突破369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4.1萬例。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7月16日,在特朗普政府決定“接管”新冠肺炎疫情數據后,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網站上的一些數據已被刪除,包括相關醫院數據。
《紐約時報》報道稱,美國政府已要求全美醫院從7月15日起,不再將疫情相關信息發送至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而是直接上報至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此舉令公共衛生專家感到震驚,他們擔心疫情數據的透明度下降,并加劇美國當前的“疫情政治化”問題。
佛羅里達州15日成為繼紐約州和加利福尼亞州之后,美國第三個確診病例超過30萬的州。俄克拉荷馬州州長斯蒂特15日宣布其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他也成為美國第一位被感染的州長,但在俄克拉荷馬州病例迅速增加之時,斯蒂特仍然拒絕發布該州范圍內的口罩令。
CNN指出,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數據,幾乎每10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美國民主基金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1/3(36%)的美國人表示,除了直系親屬和工作中認識的人以外,身邊有人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這個數字自3月份以來增加了兩倍多,3月中旬,有11%的美國人表示同樣的看法。
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一項備受關注的模型預測,到11月1日,將有22.4萬美國人死于新冠病毒,比該模型前一周的預測增加了近1.6萬人。該研究所主席克里斯·默里表示,預測死亡數字上漲是因為全美病例激增,特別是在佛羅里達、德克薩斯、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路易斯安那等南部和西部地區。
當地時間7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發布會上表示,美洲地區仍然是疫情“震中”,目前超過一半的全球病例都在美洲區域。譚德塞并表示,尚未收到美國退出世衛的正式信函,收到后若有其他問題,將予以回應。